夏播正当时!咸阳玉米密植技术成为增收“新法宝”_咸阳市农业机械管理中心
信息无障碍 长者模式

是否打开信息无障碍浏览
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农机新闻 > 市级动态 > 正文
夏播正当时!咸阳玉米密植技术成为增收“新法宝”
时间: 2025-06-11 15:59:32
来源: 咸阳日报
作者:
责任编辑: 赵静静
【字体: 打印

本报记者 刘计划

季季接续、茬茬压紧。时下,我市南部县市区小麦收割完成,夏季玉米播种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展开,实现了夏收夏播的无缝衔接,而玉米密植高产机械化播种成了群众的首选。

6月10日,在秦都区马庄街道南寨村的良田里,一台台大型玉米一体化播种机忙碌地穿梭,一粒粒玉米种子被精准地播撒进土壤,自动覆土、镇压等工序一气呵成,整个播种过程高效有序。

“目前两台大马力玉米密植高产机械化播种机全天作业,保障两天左右完成1000亩播种任务。”家运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左光充说,去年,合作社按照市区推广的玉米密植高产5335机械化播种技术种植玉米,使用新型农用玉米播种机,一次性完成深松、施肥、播种、旋耕、镇压五种作业,每亩地增收玉米150公斤左右。

玉米密植高产5335机械化播种技术,每亩种植玉米5000株左右,土壤深松30厘米,可在不同深度分3层位置施放肥料,肥料在不同时段缓慢释放营养,供玉米种子在不同深度不同时段逐步吸收,保证玉米出苗后茁壮成长。

“夏收连着夏种,昨天下了雨,土壤墒情好,玉米发芽顺利出苗没问题。”秦都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的田怀忠一边查看播种情况一边说,目前秦都区投入了15台机械,实施玉米密植高产5335机械化播种,推广面积1万亩以上。

“把这2亩地种了,我家14亩地就种完了,都是采用玉米密植高产机械化播种技术,去年亩产1600多斤,一亩地增产240多斤。”南寨村村民陈振规说,合作社示范带动村民家家增收,目前周边村子种植面积3000多亩。

“县上针对‘宽行不宽,窄行不窄,增产没保证’的问题,投入了宽窄行增密度精量播种机,通过加大宽窄行距离,实施‘一穴双株’密植模式,从而实现增产。”泾阳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服务中心的杨海峰说,高质量播种机械带有独立的纺锤机构,能确保凹凸不同地块种子深度相同,穴播距离均匀、籽数相同。

夏播晚一天,秋收少一担。“三夏”播种时间紧任务重,市县两级农机部门抽调技术人员,深入农机专业合作社、农机大户,指导帮助开展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,保障机械以良好状态投入作业。同时,把高科技不断应用于农业机械,加快播种进度。

泾阳县海普粮食专业合作社技术部经理王斌说:“合作社今年安装了10套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,用于玉米播种,提高了播种质量,减轻了机手劳动强度,机械效率提高了40%。”

“三夏”期间,全市计划机播玉米135万亩,组织玉米精量播种机9000多台,拖拉机2万台,旋耕机、深松机等1.6万台,确保玉米能够及时播种。同时,全市积极实施秋粮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,以3个整建制推进县、9个“吨粮镇”、60个“吨粮村”创建为依托,以点带面全力推广秋粮高产集成技术168万亩以上,实现以丰补歉,保持全年粮食总产稳定。

“采取合作社带动农户、加大玉米密植新型农机投入等方式,提高玉米密植面积,实现玉米增产,群众增收。”市农业机械管理中心豆铁阳说,今年“三夏”,全市实施玉米密植高产“5335”机械化播种投入了640多台机械,播种面积32万亩以上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播种粮食作物131.46万亩,其中玉米130.1万亩、豆类1.35万亩、荞麦0.01万亩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